難道愛本身可愛在於束縛——從女性束腹至解放



纖腰欲折,凌波微步,許多年來我們都習慣了女流一定是弱質、婦孺一定被歸類與老弱同樣。儘管社會大眾已經欣然擁抱膚色與體態多元,人們依然會受到普世審美觀的影響。尤其是面對社交媒體上無孔不入的凝視時,在上傳任何照片前,人們自我規範地修掉臉上的暗瘡及腰間的贅肉。無論現時有多少推廣擁抱自己體態、鼓勵女性展現自然素顏的 KOL,普羅大眾那把衡量「美」的尺,依然殘酷地介入人們生活的每一吋。

女性的纖腰是不少文學作品、影視娛樂中被反放大、檢視、被塑造成慾望對象。譬如在電視台的選美節目中,佳麗的三圍數字需要被公開,身體的部分透過近鏡拍攝而呈現在那細小的電視框上,彷彿腰肢已然脫離了女性自身,被無數目光檢視、評鑑其是否符合某個無形的標準。對女性腰腹的束縛早於 16 世紀開始,當時負責雕塑女性身材的「馬甲」,決定了女性應該展現予世人眼前的形象。

馬甲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 1600 年希臘克里特島上的米諾斯民族,不過直到 15 世紀才有關於束腹衣較精確的記載。當時法國流行名為「cotte」的緊身衣,其於宮廷內更蔚為趨勢。16 世紀法國女王 Catherine de Medici 甚至頒布「禁止粗腰(thick waists)」的法令,自此,緊身馬甲就在上流社會婦女間廣泛流行。這鼓吹細腰的風潮無疑是一種病態美學,因為當女性腰腹長期被馬甲勒緊,會導致胸腔、脊椎和內臟被嚴重壓迫、推擠甚至移位,甚至出現心悸、猝死等駭人症狀。

儘管現時社會已無「禁止粗腰」法,女性已在馬甲中被解放出來,但大眾對美的判斷成為無形的束縛,即使離開了束腹衣,女士們依然追求纖幼腰肢。比起盲目節食、裹保鮮紙、用辣椒消脂這些偏方,女士們或可考慮更溫和的方式,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,有否出現腹直肌分離情況,才逐步調節生活習慣。如有需要,或可考慮 EmSculpt 療程。